講者:統域領導力發展 資深教練 KC
「當自己還在畫框裡的時候,很難看到畫的全貌。」—— KC
我們每個人都受自身的心智模式影響,在特定的框架當中,容易看不清事情的全貌。
唯有藉由不同的角度回過頭來「反思」觀點,我們才有可能突破既定的限制性信念,勇敢地掙脫框架的枷鎖,甚至將其當作墊腳石,看到更高、更遠的風景。
什麼是框架?
框架,代表我們一切想法所遵循的特定脈絡、觀點、評價標準或是預定假設。框架是我們思考時的推論依據,協助建構了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意見與知覺。
框架,可以是讓我們攀登向上的階梯,也同時可能是生命中的限制。
關鍵在於我們是否「有意識」自己正踏在什麼樣的階梯上,或位於哪個框架內?因為無論哪個位置,我們皆會受到框架中特定範疇的侷限,無法從更廣闊的格局來判斷事情。
那麼,深刻影響我們判斷的框架到底有哪些呢?
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.康納曼提出,判斷是大腦對於事物的測量所形成的客觀結論,而影響人們做出判斷的其中ㄧ大關鍵為:「偏誤」。
「偏誤」,象徵思考跟著個人的感覺走,誤把願望視作事實真相,以及透過合理化解釋自圓其說,只專注於吻合內心想法的片面資訊。
例如:當追求的對象表現冷淡時,我們因為懷抱著「最後會戀情成功」的期待,於是繼續苦苦追求對方,沒有察覺到失敗的機率也許高上許多。又或者,我們只聽話語中正面的讚美,卻忽略了潛在的負面意涵,導致以偏概全,無法對自我有著廣泛的認識。
此外,接收、解讀訊息的先後順序同樣會影響我們的評斷誤差,像是:當我們拿起一項食品時,第一眼看到的是食品的熱量標示,還是美味的形容詞,將會使我們不自覺提高或降低實食用意願。
若更進一步去探討,我們甚至會發現,當我們評價他人的單一行為時,往往會高估對方的內部因素(性格)佔比,結果低估了外在環境造成的影響;但我們卻習慣用相反的眼光看待自己。對此,KC建議:「我們應該以評估自己的標準,同樣套用在理解他人身上,避免忽略了內、外部因素的歸因謬誤。」
常見但不易察覺的三大框架
當我們以不一樣的框架看待人生時,便會對世界的「本質」產生截然不同的理解。我們擁有全然的自由,選擇要用哪種框架重新界定這個世界,並且從中得到屬於自身的獨特感受。
每個人,都有其習以為常的思考路徑與模式,思考模式並無是非對錯,皆有簡化事物本質後所帶來的限制與瓶頸。
換句話說,只要我們能採用「多種」思考模式,能夠突破的思考瓶頸就會大幅地提升,進而從更多面向來重新看待世間萬物的本質與樣貌,甚至隨著環境轉換心態,拋棄固有的單一經驗。
思考模式,背後蘊含三種人們不易覺察的框架——「時空框架」、「人我框架」及「角色框架」。運用這三項框架來切換觀看點,可以幫助我們有意識地觀照立場與心態。
究竟,不同人、不同時空、不同角色,可以產生哪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呢?
「時空框架」,意味著某件事情在不同時空情境下的心情轉折。我們對事情的感受,在事發當下、五年後、十年後,也許會有心境上的變化與新的體悟。
KC說,我們可以試著從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出發,重新看待曾經發生的事件,告訴自己:「不論做出什麼決定,我都會支持你。」即使我們曾因為某些苦痛在心中留下了傷痕,或是為自己處理不好的事情感到失落、後悔、沮喪,也不代表這些決定是錯誤、需要被抹滅的痕跡。
相反地,正是過去的每個決定,一路串連成今日的自己,我們可以藉由與過去的自己對話,回想當時的初心,並且穿越到「未來」,看回現在與過去所經歷的旅程,對自己造成了什麼長遠的影響。
因此,時空框架,是我們可以自由運用的視角工具,以穿越時間的限制,聆聽內在的心聲——「三年前熱血的你,有沒有什麼話想告訴現在的自己呢?」
「人我框架」,象徵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。當我們只從個人觀點考量事情,容易卡在既定的敘事當中,只觀察到有限的面向。我們不妨把「換位思考」挪用到自己身上,想想同樣的切入點,別人會如何看待我?抑或是對方內省時感受到了什麼?
一件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,也許另一個人會提出異議,這時候我們能夠詢問「第三人」對此的意見為何,還有第三方對我與他人互動的模式有什麼不同的發現。
「倘若今天我是自己的下屬,我會如何看待自己這個老闆?」當代入老闆的角色,彷彿一切都相當合理,但我們一旦切換成部屬的視角,回頭看自己的待人處事,即會產生不一樣的感覺。
KC建議,當我們思維卡住時,有項很好用的辦法——我們可以問自己、問對方:「有沒有自己很欣賞、佩服的人?如果是那個人面臨同樣的處境,他會怎麼處理?」藉此使我們跳脫原本的思考侷限性,從佩服的對象所採取的策略中,學習他們的習慣與因應方式,同時刺激自己的思考,做出新嘗試。
至於「角色框架」,則說明一個人的多重身份(如:父親、老師、兒子)對自我的期待、設定與要求會有所不同。
假設我們習慣對自己嚴格,那麼可以想像一下若是對兒子或女兒,我們還會這般嚴厲要求甚至指責自己嗎?又或者,身爲創業家、消費者,甚至人事主管的立場,會有哪些異同的見解呢?
透過重新設定角色框架,我們便能跳脫原有的角色濾鏡,檢視自己的「新身份/角色」,隨時調整對自己的期待與觀察事情的態度。
如何運用框架,自助助人
1.選擇 vs. 必須:
很多時刻,我們認為的「不得不」,其實都是自己經過利弊權衡後做出的「選擇」。
想想看:我們在做決定時,到底是從「選擇」,還是從「必須」的立場出發呢?這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。
藉由反思立場、轉換出發點,來看自己從事一切行為的動機,我們可以察覺到很多的無奈與被迫,背後都是我們默許、接受之後的「抉擇」。
舉個例子,當某人很生氣地說:「我還不是為了錢才做這份工作!」不妨切換一下焦點:「是啊,我就是為了錢選擇做這份工作。」看似言語上沒太大的不同,實則精神意涵完全不一樣。原先感受到的無奈與被迫,因為聚焦的立場改變了,於是心境也被轉換,將現況視為自己認可的決定。
「不得不」這三個字,背後同時還象徵了自己不願承擔「做選擇」責任的恐懼,彷彿只要不是自己做決定,就不必承擔失敗與後悔的風險。但唯有勇敢接受做選擇的風險,我們才能擺脫迫於無奈的受害者情節,當自己生命的主角。
2.自我證明 vs. 自我超越:
KC解釋,前者屬於固定思維,而後者屬於成長思維。
「自我證明」,描述人們為了達到某種固定形象或能力,不斷地向外界努力證明自己「擁有」某些特質(模樣),但也因為概念本身是固定、停滯、僵化的,所以一旦成長到符合某定義的要求時,便無法繼續精進自我的能力、進而更上一層樓。
「自我超越」,代表流動型的成長性思維,也就是強調個人與外在世界互動及改變的過程,不斷地適應環境的變動,並且改變自己的特質與思維,提升內外的能力,而不是只追求擁有某項才能或是形象。
李小龍曾說:「Be Water, My Friend」。如果我們相信自我超越,該如何發展自我,比起現在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更重要。也就是說,我們不必死守著自己理想中的形象,只要反問自己:要如何發揮、調整各面向的我,才能超越昨日的我?
3.想要 vs. 應該:
「應該」二字,隱含著我們想讓自己符合於某個標準,尋求外在環境的認可,比如:我應該要更大方、自信、勇敢,才會受人歡迎。每到了情人節時,甚至還有媒體與商家提醒我們:記得要買花和禮物送給另一半喔!彷彿沒有表示,就代表自己不夠愛伴侶。但,事實真的是如此嗎?
即使被告知「應該」怎麼做,我們的內心深處卻持續抗拒、不想遵照這些期待,這是因為我們無形中感受到了被壓迫的沉重壓力。嚴重一點時,當自己不符合「應該」的標準,我們甚至還會責怪自己表現不夠好,於是種種「應該」帶給我們的壓力又更龐大了,最終成為情感上的限制、取代了真實的情感需求。
因此,「應該」的完美面具,逐漸壓抑內在的真我本質;我們若持續遵循「應該」的標準而拋棄真實的渴望,將會變得越來越害怕幻象被拆穿、顯露出冒牌貨的自己。
我們真切、誠實的人格經驗,不是來自外界的看法與期待,而是我們「想要」去哪裡?我們「想要」怎麼表達自己?一切源自於內心的渴望。
如果我們被社會的規則綁架,只顧著成為完美版本的虛幻自我,那麼就與提線木偶一樣,綁手綁腳、無法自由自在地享受人生。
所以,當我們意識到這件事是自己真心想要做的,就堅定地劃掉「應該」一詞,改成「想要」,勇敢地對自己說:「我想要這麼做!」、「這個選擇是我要的」正視自己內心的呼喊,如此一來,我們才能真正掌握人生的主導權,不由外在評價奪走我們的主體性。
框架,可以是協助我們攀登向上的階梯,也可以是使我們無法活出真實自我的枷鎖。就讓我們一起勇敢承擔生命中的選擇與機會,並藉由翻轉框架視角,重新定義自我的面貌與創造力吧!